錐麓古道 滄海桑田

2009/11/6

這一幕等好久了,本來有點激動,想著一百年前當太魯閣族走在上面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啊!但等到那顆石頭濺起的的漣漪漸漸散去,風景跟著心中的水面一樣透明靜止了,因為古道在眼中消失,我只看到了大自然!

還記得當年錐麓古道要正式開放時,申請表都寫好要寄出之前,颱風就來了,把古道下的吊橋給硬生生的截斷,就再也沒有機會成行,這次終於親自踏上這數百公尺高的絕壁啦!只是當時說要一起上古道的人都不曉得到那去了,滄海桑田呀!

據克力夫粗淺的了解,錐麓古道是早年合歡越嶺道中的一段,在現今台14甲線大禹嶺-小風口之間也還可以看到零星的路段,一開始是當地太魯閣族所開闢的交通要道,是僅容腳掌並排的小徑,相當危險。由於太魯閣峽谷中大部分為大理石岩層,所以步道的開鑿可不是那麼的簡單,但一開出來了便相當的堅固,較不易被風霜雨露所侵蝕。步道大致沿著立霧溪千百萬年來所切割而出的峭壁而行。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要由東邊越過中央山脈打莫那魯道帶領的賽德克人,同時加強對太魯閣族的管理,便進行道路的改善及拓寬。其中在這10公里長,現今錐麓古道經過的路段,先後設有錐麓、斷崖及巴達崗三個駐在所,其中巴達崗駐在所甚至具有村落的規模,不難看出這個堪稱當時中横公路的重要性。

而古道今日,其間的三個駐在所僅剩荒煙蔓草跟幾根水泥柱子,人類的處心積慮,只消造物者吹一口氣,便瞬間消彌無形,不免讚嘆人類的渺小短暫及大自然的無窮無盡啊。

布洛灣側入口的錐麓吊橋,看起來很堅固,希望不要再被洪水沖斷了。

好長的吊橋,現代的吊橋走起來比較不晃。

走過一開始的連續上坡後,漸漸的離開谷底,也更接近陽光了,樹梢被照得閃閃發亮。

這次一同深訪古道的伙伴。

進入巴達崗前的巴達崗二號橋,也很新!

吊橋下的樹正盛開著黄色的花。

開花後結的果就長這樣,路上遇到的一位阿姨說,這就是俗稱「山鹽青」的「羅氏鹽膚木」,之後果實的表層會結鹽霜,原住民便以此做為每日鹽份的所需。

看到這個柱子就知道巴達崗到了,巴達岡真是個同時具有日式風跟原住民風的地名。

除了門柱之外,僅存的幾個平台上,也只剩下地基,地基的用料己經是很現代紅毛土了。

這是當年巴達崗的「盛況」,是個具有招待所的豪華山中驛站。

接下來,我們往斷崖駐在所出發。克力夫可是很期待這個地方呢?因為它可是Cliff的outpost哩!

繼續往上爬,地勢明顯的上升了。

哇,這個陡直的峭壁!到了嗎?這是我朝思暮想,被大家講得十分可怕的錐麓斷崖嗎?

是的,我們到了!這就是名聞遐邇的錐麓斷崖。

一條幼細的山路就這樣掛在近乎垂直的山壁上,即使我不覺得人定勝天,但人的意志力還是很偉大的。

腳下的立霧溪,還真是遙遠的「腳下」啊!

還有蜿蜒在谷間,忽隱忽現的中横公路。

不是全部路段都有圍欄的,邊走邊想,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會把路建立在這樣危險的高處呢?

不禁想到一路翻越中央山脈的合歡越古道,當年要越過這條横貫公路是要經過多少的險阻?

透空的轉角處給人強烈的暴露感,突然颳起強風,讓人腳底發涼。

峭壁上竟也開鑿出隧道。

當年的原住民及日軍,各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經過這重重山岳,遠離家鄉?

最著名的峭壁路段長約一公里濃縮了最精華的風景。

站在峭壁上的中横公路看著峽谷裡的中横公路,以前都是從下面看上來。

隔著峽谷對望的山頭,地勢一樣的險峻,毫無立足之處。

跟錐麓斷崖說bye bye,向斷崖駐在所出發。

在中午抵達了斷崖駐在所,這裡是一片尋常的空地,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要是沒有特別標示,大概會以為它只是一個休息點而已,現場示意圖所顯示的規模明顯的比巴崗要小多了。

就在此休息休息,填飽肚子吧!在同時間也有好幾個團體在此休息,還有一團聽起來像是北歐來的團體,隔天也要參加太魯閣馬拉松。

古道沿線都經過整理,邊坡的堆砌很細心,但這樣的工法可以應付現在詭異的又極端的天氣型態嗎?

較易爆土石流的山凹處也改為堅固的金屬棧橋。

岩石的紋理是不是很像高麗菜呢?不曉得是誰先學誰啊?

錐麓駐在所到了,仍然是空地一片。

這也是個寧靜的山中小站,目前只剩一截短短的圓型水泥柱。

對面的凹洞處是原來的步道銜接處,中間的路徑已經被眼前這片崩落的地型給帶走了。

新的路徑低繞或高繞的帶著我們安全的渡過崩壁。

崩壁處總是有令人讚嘆的展望。其實山會長高,自然就會崩落,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思考怎麼才能跟這大自然恆常不變的定律共處。

就像腐木會生菇,紅葉會凋零,萬物的誕生腐朽也是在冥冥之中!

一樣是在山巔水涯的路線,但隨著與河床高度落差的改變,開始變得愈來愈親民了!

接近出口了,過了隧道,迎接我們的將會是舖裝路面跟整批整批的觀光客。

大理石浴缸,可惜放的不是熱水。

回到慈母橋的懷抱。

更多:克力夫相簿 | 阿丹-漫步在天空之城 | 小宏相簿

回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