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孤人不孤樂其所以
2007/9/1~2
從小就很喜歡翻地圖,翻呀翻的,在沒有路又一大片空白地方,看到了「李棟山古堡」,便夢想著那座古堡會是什麼樣子的,終於這次能和北投山岳會一同前往李棟山一探究竟了。李棟山在竹60縣道與北橫之間的馬美道路上,山莊就在李棟山下,講到李棟山、講到古堡,沒有人會不想起這位傳奇的山莊莊主-朱萬鶴爺爺。叫爺爺是因為他今年已經84歲了,而這李棟山莊便是他一手點點滴滴建立起來的。
山莊建築頗有拼湊的美感,遠遠看就像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山寨,又像是宮駿峻畫筆下的礦業之都,搖搖晃晃,但仍然毅立不搖的駐守在李棟山的山腳下。朱爺爺年紀大了,而山莊也漸漸年久失修,牆上親手寫的對聯、詩句,及穿堂密密麻麻的登山隊紀念路條,每一個角落卻都細細訴說著李棟山莊輝煌的過去。
朱爺爺叫我們試試他自採的七葉膽,淡淡的清香甘味,迴盪在涼涼的山間,當年年輕榮民們在台灣深山裡開路時的嗨嗬聲似乎遠遠的從心底傳來,衝上眼鼻間微微的震動了一下。在被催促著離開之前,匆忙的幫朱爺爺拍張照,希望下次可以帶著單車再去看看他,順便把照片拿給他!

李棟山莊莊主--朱萬鶴。

一大包才100元的七葉膽,我也買了一包。

李棟山莊第一印象。

中式屋簷。

加上鐵板拼裝。

還有空中走廊跟涼亭露台。

山莊入口也很有意思,空中走廊上還有李棟山莊4個大字。我愛玩,站上空中走廊時,腳下有快要倒塌的鬆弛感,大家還是不要嘗試的好。

進入山莊收費20元,但有水、有廁所,也有七葉膽招待,還可以跟莊主聊聊,不過,若是真的不想付這20元,可以從馬美8鄰入口對面的荒廢的產業道路入山。

風味十足的李棟山莊主建築。

山好景色好傲登古堡,莊孤人不孤樂其所以。

李棟山莊現在已經不太開放住宿了,屋內也大多沒有整理。

萬鶴樓。

穿堂掛滿了各登山隊的路條,一同見證李棟山莊的歷史。

山莊建築的圓頂。

由山莊登上古堡約1小時的路程。

古堡一隅。由山莊登上古堡約1小時的路程。

荒煙漫草間的古堡遺跡。

城牆上的槍孔已經失去作用。

藤蔓也爬上了斷垣殘壁。

一等三角點。想當年山頂的視野一定非常棒,日本人才會在此搭建監視各原住民部落的古堡,但現在周圍早已長滿了樹,無所謂什麼展望了。

歷史久遠的界碑仍在,但古堡早就被破壞的差不多了,氣象跟電信單位在遺跡上樹立了好幾個電塔,每次施工就拆一點古堡,煞是可惜。

我忘了這個東西該怎麼稱呼了。(後經由喵指正,此為礙子。)

不知名的植物 1。

不知名的植物 2。

北投山岳會合照。

李棟山頂可以繼續前往大混山,屬縱走路線。

在我們要離開的時候發生了一個插曲:一台好像是陸地龍的大車竟然在倒車時倒進邊坡下了,還好被竹林擋住沒有繼續下滑。車主爬上來了,非常的不好意思,道路救援似乎也拿這種情況沒輒,只好繼續等更大台的吊車。老實說,現場的路又大又寬,百思不解這車是怎麼掉下去的。
莊主說,山頂一有單位架鐵塔就會拆掉一些古堡,古堡的遺跡就愈來愈少了,而近年來訪李棟山的人也不若以往,這讓我想到了很多荒廢的救國團山莊,李棟山莊似乎也難以逃離同樣的命運,令人不勝唏噓。
莊主也算是個名人,網路上有不少相關資料,詳 李棟山莊莊主素描 | 打造李棟山莊的朱萬鶴 | 後山札記--李棟山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