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初體驗
2006/10/8-10/9
以吃至上、以吃為尊的露營

只有我們在此露營。

溫暖的三合院。
當晚在登山口外的停車空地紮營,清澈的水源就在1分鐘之外,除了走路太重腳會揚起塵土, 實在是沒什麼好挑剔的了。三台車,三個帳篷、一張地布,舒適溫暖的營地就算布置完成了, 而晚餐的材料是由補給車所準備的:三包麵條、5斤米、很多的罐頭、很多的蛋、二個高山白菜、 一大塊醃好的山豬肉。
Jemmy看著滿山的竹林,突發奇想要做竹筒飯,當場便鋸了一根竹子,Jim、純志、海豚便去收集柴火, 維尼負責洗米,我則得想辦法把白麵條變得讓大家可以一碗接一碗,接下來,就是處理整塊的醃山豬肉了。 醃山豬肉還是用烤的最好吃了,純志跟海豚不知從那合力扛來了一塊大石板(說是石塊可能還比較恰當...), 最後發現,還是火堆旁的一塊小小石板最適合做石板烤肉。

大家合力鋸下了一段很長的竹子,再分工做成好幾個竹筒。

Jemmy想出來的點子,你自己顧吧!

火正旺著哩!

哇!竹香四溢的白米飯。
趁著竹筒飯還在火上,不如先來享用白菜麵吧!白菜慢火燉煮的高湯上滲著山豬脂肪的薄油, 甜香中帶著的清爽滋味豐富了原本平淡的白麵條,只有1/3成功的竹筒飯散發淡淡的竹葉香,剛好搭配各種罐頭。 大家同心協力煮出的晚餐,尤其好吃開胃,不一會,便鍋底朝天,這時大家便轉往預熱好的石板,進行下一波的攻擊!

香甜的湯頭配上白泡泡的麵條,真棒!

整鍋的麵條,不怕你來吃喔!

也別忘了來一碗竹筒飯!
本來大家都不太看好這個石板烤肉,肉片放上去等了半天也不見反應, 但這一切就在豬油流進火堆後改觀了...。文火一但遇上了山豬油的加持,便開始發爐,山豬肉開始滋滋作響, 香味四溢,原本看起來相當油膩的三層肉,在高熱石板的煎烤下,漸漸變成金黃鬆脆,試吃一小塊......天啊! 原本看來又硬又油的山豬皮竟然彈開我正欲咬合的牙,軟硬適中的十足嚼感,一掃山豬皮老又硬的印象; 再試一塊山豬肉,紅肉般的肉質配合原住民獨特的醃料,香味在口鼻間盈繞不散,這真的是豬瘦肉嗎? 為何會這般神奇的比例呢?不油不膩、不乾不澀,第一次吃到這麼令人驚豔的且juicy的烤山豬肉, 佐著小米酒及紅酒下肚,令人回味再三....。

石板山豬肉跟煎鍋山豬肉,當然是石板好吃囉!
心滿意足的吃完晚餐,發現:20多顆蛋1顆都沒用到。具有實驗精神的克力夫當場打了10顆蛋, 再加入神秘的波菜豆腐包,打均後,以小火在煎鍋中溫柔地攪拌,只見蛋慢慢地結塊凝固、 慢慢地轉為金黃.......TA-DA!克氏Scrambled eggs上桌啦!雖然大家已經12分飽了, 但蛋香仍讓純志再添了一碗飯,10顆蛋瞬間消失於無形,孩子,你們吃的飽就是我的幸福啊!

克大廚變魔術。
結束了嗎?當然不!煮個熱水泡茶或咖啡,配上維尼帶來的訂婚大餅,當下賞起月來了。 8月17的月仍然是又大又圓,照的營地亮晃晃的,才發現,時間已經近11點, 我們自天黑時紮營到現在一路忙著吃已經5個小時了,而這時眼皮也跟著鬆了起來, 大家決定進帳篷等待半夜才要來會合的俊延跟妞妞。頭一碰到睡墊,人就昏死過去, 畢竟從內灣騎上養老再加上拼了老命的吃,都是需要大量體力的,睡夢中隱約聽到俊延跟妞妞的聲音,想著: 現在才來,你們不曉得你們錯過了什麼哩!

大又圓的月。

睡美人-海豚。

流浪漢-俊延。

隔天一大早要出發時,維尼在路上發現了後變的小導輪,還很好心的幫大家檢查是不是誰掉了零件, 結果,到最後才發現自己的沒檢查到......,運氣好的是,所有零件都找回來了, 否則就沒法體驗騎乘霞喀羅的快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