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喀羅初體驗
2006/10/8-10/9
突然而來的五天中秋連假,便安排了單車霞喀羅越嶺,打算越過去的只有我跟Jemmy, 而Jim他們只打算開車去霞喀羅玩玩。

看到這個明隧道,就知道我們又回到那令人又愛又怕的竹60縣道。
一樣銷魂的竹60線
組完車後,早上9:40自內灣車站出發,天空很藍,太陽很大,上次騎竹60是為了司馬庫斯, 結果死在最後的10K處,經過了一年半,想必這次的騎乘應該會遊刃有餘吧!錯!大錯特錯! 當我跟Jemmy過了青蛙石後,便發現......這坡怎麼比想像中的早開始,也更累人。出發了10公里, 從台北開車出發的Jim他們便追上了我們,狀況不佳的Jemmy此時投向了補給車的懷抱,剩下我獨自繼續奮鬥。 其實本來就打算自己來的,還記得出發前,Jemmy說,這種挑戰型的course,應該等人多一點時再來, 但事實上獨自一人出發也是很有樂趣的:一種被大家拋棄的樂趣 @_@。

小太陽上車吧!

Jemmy可能是近司(馬庫斯)情怯,狀況不是很好。

幫我拍下這張照片之後,大家便揚長而去了:'(。
許多載著單車的車輛呼嘯而過往山裡開去,這時騎在路上,反而是一種打腫臉撐胖子的虛榮。 頭上的汗如豪雨般狂下,看起來平緩的坡竟也只能把時速維持在6~8公里,龜速的前進著, 沿路的加油聲一點幫助也沒有,突然發現自己拼命的騎,隱約在追著前方早已遠去的補給車。追著補給車的心理壓力, 讓我一刻也不敢鬆懈,Jim又打了電話來,說在宇老等我吃飯,讓我更不敢休息太久...,Jim,有你的! 等騎上了宇老,他們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了,此時,感覺就好像要被汗水給溶解一樣,腿繃的好像隨時要抽筋, 吃中飯時想著,當年到底是怎麼騎的....。

我到底騎到那裡了啊?

只覺得愈騎愈深的感覺。

孤獨的影子。
中餐後第二段好戲上場,秀巒-養老-霞喀羅,秀巒開始爬坡後,才2公里,就轉入路面差、坡度陡、 路幅窄的小路,在不曉得里程下,不時懷疑自己走錯路,就算遠方風景引人入勝, 追著補給車的壓力仍讓我繼續向前衝。在塵土漫天飛揚下暗自打算著,這種路還是不要再騎出來,直接越嶺過去算了, 我可不想再累這下一次啊!不過,竹60線有司馬庫斯、鎮西堡、李棟山、霞喀羅等了不起的景點, 再來騎我看也是遲早的事。